分类:影视/ /969 阅读
黑白两色强弱对比的运用非常舒适,老爷子很多肩以上的镜头拥有绘画般的尊严与庄重性,凝墨成雪一般的转换,视觉语言上有作为处女作的灵气. 毫不犹豫地挥刀剁活鱼并且细丝般地展现之是第一个震惊到我的地方,决绝然不带有迟疑的举动. 将自己生活的物件与仪式还保留两个人的状态,反复而钓的鱼,招檐之下的鸟,意外闯入的孩童. 我承认我确实不能从代替伴侣孤独之外生产出更多有学术性的解读(积淀不够). 回光返照与化鸟而逝的行为能够有一种郁情而空灵的诗意作结,但是感觉还缺乏一点高明的巧妙与细节铺垫的呼应,感觉略微平淡. 伴侣逝去的孤独让老人不惜一切代价留下身边任何的陪伴但终究是徒劳. 人不得不去的时候还是最好不要溺醉在如漫天山雪般的孤寂里好. 反正我必然是没看懂里面可能存在的思辨性东西,但是就作为一个老人纪念来说,完成度还是可以的高度依赖文本的叙事,郭帆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姑且称之为“视听小说”吧. 叙事基本靠说,剧作节奏零碎且赶,看得出郭帆对某些观众智力的绝望,浅显直白到务求最智障的人都能看懂. 郭帆讲故事的耐心近乎为零,放弃了引导而是一味强迫观众进入情绪. 闭眼睛就是广播剧,睁眼睛就是奇观展示. 配乐的滥用令人发指,三条音轨几乎铺满了整部电影. 郭帆似乎并不在乎观众的听力健康,低重音滥用让人濒临崩溃. 着重强调“灾难”的场景,却淡化了逻辑关系,对关键信息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为了惨而惨,死亡在剧作层面目的性很明显,对操控观情绪的作用比对剧情的推动要大得多. 经常为了戏剧性,彻底牺牲逻辑. 郭帆对演员的指导堪称灾难,情绪建设基本上没有,全凭乱吼爆发出来. 立意层面依旧是刘慈欣让人作呕的三观,在极端背景下论证那套反智反理性的东西.